在门店营业的基本营业数据中,有两个常见的指标,一是进店客数,就是每天进来多少位顾客,二是成交率,就是进来的顾客群体中,有多少顾客有实际的购买成交。
当然,有成交率,就会有另外一个数据----未成交率,一般来说,未成交率往往大于成交率,例如进店成交率是25%,意味着另外这75%的顾客,在进店之后,并没有实际的购买成交。
我们从经营成本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,无论进店顾客是否有成交,门店都会为此付出接待成本,这接待成本包括分摊的门店运行费用,营业人员的花费时间成本,倒杯水,递根烟之类的接待用品,笔者把自己算过一笔账,门店里每位顾客的平均进店接待成本为6块5毛钱,也就是说,只要顾客进店,不管买不买东西,这人均6块5是先花出去了。有购买成交的,这6块5还的回来,而啥都没买的,这就亏了。
面对已经购买成交的顾客,则要研究研究如何提升客单价,如何进行附带销售,如何促进他们下次再次进店;而那些没有购买成交的顾客呢,更应该是研究的重点,毕竟,顾客已经进店,但却没有购买,这里面必然是存在问题的,切不可忽略不管。
先,针对这些未成交的顾客,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今天不买,但仍然有下次继续进店选购的可能,还有一种就比较糟糕了,就是下次再也不来了,而且还劝告身边的亲朋好友,别来这个店买东西。一个未成交的顾客,阻碍了更多的潜在顾客。
为什么会这样?
按说,这顾客既然已经进店了,只要不是来专程砸场子的,或是竞争对手派来做调研的,或是眼神不好进错店的,在正常的范畴内,都是正常的顾客,既然能进店,就说明本身是存在的购买意愿的,或者说,也是给了店里一个机会,那么,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,导致顾客放弃购买计划的?一般来说,顾客以后却没买,基本上有五大类原因:
在这个五个主要原因里,这营业人员的个人因素要排在位的,也就是说,顾客进店以后之所以不买,营业人员要承担主要责任,当然,若是各位店店长做内部调查,询问众营业人员,为什么顾客进店以后不买,我估计很少数有营业人员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,大多数都是往品牌,产品,价格,竞争对手,活动力度等等客观因素上推。
接下来我们再深入的分析一下,究竟是营业人员的哪些因素导致了顾客进店以后不买呢?基本如下:
简单点一句话总结,就是把顾客给得罪了,把顾客气跑了,当然,这得罪人分为两种,有意得罪人和无意得罪人,例如说辱骂顾客,殴打顾客之类属于有意得罪人,当然,我相信这类低级错误,已经很少有营业人员会干的出来了。但是,无意中的得罪顾客呢?
无意中得罪顾客的情况具体有哪些呢?
人的面部表情分为有意识控制和无意识控制,有意识控制时间一般只有几十秒,然后就会进入无意识状态,也就是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是什么表情,在顾客进店的时候,营业人员会进行有意识控制,展露笑容,甚至还会露出八颗牙齿之类,但是,仅仅在几十秒之后,营业人员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与顾客的沟通上了,失去了对面部表情的控制,鄙视,怀疑,困意,甚至狰狞的表情都会出现,一个冷峻的眼神直接就灭杀了顾客的购买热……
这里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话,不是传统意义上哪些得罪顾客的禁语,例如:
而是营业人员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话,或是口头禅,例如:
人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一样,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,自己做出来的很多肢体动作,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,笔者不只一次见过某品牌家电专卖店的营业员,一边挖鼻孔一边介绍说,这是XX的精心打造产品~~~。
顾客在场选购产品,两个营业员躲在角落,一边说悄悄话,一边看着顾客,你猜这顾客会想到什么?这是在说我吧……没说我好话……好事不避人,避人没好事!走了!
我只说两个数据,国人六成以上有出现口臭的可能,而有口臭的人群里,有八成的人自己又闻不出来……
六、语速问题
七、抬货压人,还是压货抬人?
八、……
以上所述,都是营业人员在无意中会得罪顾客的情况,当顾客被得罪之后,立即对营业人员个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,续尔对产品和品牌产生连带负面效应,接下来就很自然的放弃购买计划,离店走人。
当然了,顾客在临走时会说出不买的真实原因吗?当然不会,国人讲话一贯婉转,得罪人的话,不到撕破脸皮的时候,断然是不会说出口的,那顾客一般会说些什么呢?
太贵了,赠品太少了,活动力度不大,我再看看,我回家商量一下,这个产品不适合我的需求……
长此以往,营业人员真的以为顾客不买,就是顾客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这些原因,从而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研究。
厂家研发新产品,投广告,经销商店长花钱租门面精装修做活动,都是在想方设法的把顾客吸引进店,而营业人员一次又一次的得罪,就等于把好不容易吸引进店的顾客又一个个轰出店外。
在我们的产品力还没有足够强势前(例如苹果产品和银行里的现金),营业人员对顾客的得罪,把顾客气跑,就是门店业绩的杀手!
潘 文 富 经销商问题研究者 森潘纺织品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森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杂志 总编 从事商品经销行业十余年,同时在多个生产企业历任销售经理、市场部经理、培训师等职,是目前经销商研究领域先吃螃蟹具有经销商...
联系方式: 027-83968132上一篇: 汽车美容店提高业绩的三点思路 下一篇: 你是卖场需要的供应商吗?
作为糖酒类企业,在即将到来的这么一个全民互联网时代,如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