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不仅助你“赢”销,也能救企业的“命”
好多企业家认为学雷锋就是单纯做好事,只有奉献无索取,其实邵珠富本人认为,学雷锋也要与时俱进,不论从客观还是主观上讲,有爱心、讲公益的企业理应得到回报,这也是下一步我们拟将打造一个专门的公益营销周刊(雷锋周刊)的原因所在,目的旨在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有爱心的企业,并邀请导师组织相关公益营销讲座,让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回报,同时,为更多有爱心和公益心的企业提供一个魅力展示的平台。
说到学雷锋、做公益对企业的好处,不得不提到两点:
一是公益之举能助推企业营销。大家可能还有印象,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,当时的**“捐款一个亿”,没多久,网上有一些“封杀**”的帖子,如“买光超市的**!上一罐买一罐!” “今年夏天不喝水,要喝就喝**” “加多宝捐了一亿,我们要买光它的产品,让它十亿”等,虽然这中间有人为操作的成份,但它还是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关注,所以借其公益之举,即便好多人知道这是人为炒作也没有太多反感,甚至认为它们理应得到这样的回报。于是乎掀起了一股“喝光**”的行动,包括邵珠富本人现在在国内讲营销策划时,也往往会喝**,习惯就是当时培养起来的。由此可见,当时影响力之大,而这正是一则经典的公益营销案例。
二是公益营销能救企业的“命”。**捐款一个亿后第二年,就发生了“夏枯草事件”,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,但当时的消费者还是原谅了它,认为这样有爱心的企业不会去害人,即便偶有违规也**是无心之举,当时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没有转移到事件上面,可见,公益营销既能够变“营销”为“赢销”,也能够让企业**。而在这方面,“三鹿”远没这么幸运,同样是那个时间段,“三鹿”因三聚氰胺事件轰然倒下,尽管往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是当时的一个行业潜规则,但由于“三鹿”事先并没有“捐款一个亿”,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“爱心公益心企业”形象,因此出事后在劫难逃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(在3月4日“届企业精神与雷锋精神融全论坛”上的讲话)
邵珠富,营销策划人,“邵珠富软文**创作团队”首席创作人,曾打造过“一篇600字软文三天卖出20万海参”“一篇软文救活一家企业”“一篇800字软文当天带来1000多食客”等**,擅长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软文创作,目前是中国尖锐化营销理论的创始人,中国“一厘米营销”理论的创始人,中国深入力营销理论的探索者和实践者。**1807311...
联系方式: 0531-82886578上一篇: 刚扔下筷子却又很深奥的智慧 下一篇: 活动策划需要关注的几大要素
作为糖酒类企业,在即将到来的这么一个全民互联网时代,如...[详细]